引言:聪明的父母,和孩子肩并肩
暑假已经「余额不足」,现在最忙的可能就是赶作业的孩子了。前几天凌晨1点左右,杭州民警就在陈女士家门口「捡」到一个被赶出家的女孩。女孩看到民警,不哭也不闹,只是说:「妈妈不给我开门。」她已经在家门口呆了3个小时,在此期间,她不间断地敲门,敲累了,就坐在地上休息。当时已经凌晨1点了,警察不放心让孩子在门外度夜,敲门跟家长说让孩子进去。
正在气头上的陈女士依然不开门,而且隔着门向民警诉苦。原来,暑假快开学了,陈女士检查作业时才发现女儿的暑假作业一个字都没动,就让她出去反思。女孩不但不认错,反而赌气道:「出去就出去!」这才有了上面那一幕。眼看天晚了,总不能让孩子一直待在外面吧?可无论民警怎么劝说,陈女士就是不放孩子回家。无奈之下,民警把女孩带到派出所住了一晚。第二天一早,民警把女孩送回家时,已经消气的陈女士总算打开了门。
陈女士不住地道歉:昨晚真是气糊涂了,给你们添麻烦了,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。
<一>
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妈妈对这位被「气炸」的老母亲表示理解:因为孩子写作业可太让人上火了!谁家不是这样呢?不写作业,吃嘛嘛香,玩啥啥爽,身体还倍儿棒。
一写作业,不是肚子疼,就是口里渴,肚子饿,神情或萎靡,或慌张。
吼也吼了,打也打了,哪怕把他轰出门外惩罚,孩子依然「拖」着不写,还犟得理直气壮。
靖江市一位爸爸,下班回家吓了一跳:大门敞开,客厅里乱糟糟的,11岁的儿子晕倒在家门口。儿子醒来后讲述了事情的发生经过:我正在写作业,来了一个小偷,把我打晕了。可民警勘察了6个小时,却始终找不到嫌疑人的脚印,找男孩了解详情时才发现这起案件漏洞百出。无法自圆其说的孩子这才交代真相:他的寒假作业写不完了,就把作业本撕掉了,然后造成小偷造访的假象。
养了孩子才知道,「气死爹了」真不是个段子,而是活色生香的现实。
她因没做完寒假作业与父母发生争吵,一气之下离家出走。被警察发现后,谎称自己出门被车撞了,失忆了,拒不交代家庭住址。直到爸爸亲自来接,她才承认自己说谎了。
民警尚且不小心被熊孩子蒙骗呢,何况信任孩子的家长呢?在作业面前,孩子与家长向来是「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」的关系。
<二>
很多家长试图利用父母的权威逼迫孩子写作业,结果却不尽如意。前不久,四川内江一个9岁男孩,因为未按时完成暑假作业被爸爸批评了。男孩不服气,还顶嘴,爸爸气急之下用晾衣架打了他。这下更了不得了!男孩就报了警,称自己遭到了家暴,请警察叔叔把爸爸抓走。
「爸爸动手打你是他不对。
你也要检讨自己的错误,一定要按时完成暑假作业才能玩得开心。」
被逼急了想教育一下孩子写作业,结果熊孩子拉来「大靠山」,家长反被教育了。末了还要向熊孩子承认错误:「我再也不这么简单粗暴对你了!」怕就怕,有时候仅有道歉也不够用,还得付出点真金白银。杭州一个12岁小男孩,同样因为不肯做暑假作业被爸爸批评,爸爸责令他下楼清醒。怒气无处发泄的男孩随手捡了一根树枝,把停放在路边的8辆私家车挨个儿划了一道。由于不满14周岁,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孩子虽然可以免去处罚,但那一沓厚厚的车辆维修发票,家长却必须买单了。也许这样的新闻只是小概率事件,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:作业,从来都不是作业本身,还是当代亲子关系的「照妖镜」。就写作业这件事来说,有一位母亲的方法很笨,但效果还不错,或许可以一试。上海交大的宿管阿姨原梦圆,今年考上了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。与她同时考研成功的,还有她那个被复旦大学录取的儿子。像很多妈妈一样,儿子三年级时,原梦圆也曾也为辅导作业伤脑筋。
「我以前非常凶,然后就发现孩子反而越学越差。盯得越紧,效果越差,到了比较恐怖的地步。」
为了改变这种母子同焦虑的局面,原梦圆干脆静下心来,拿起书坐在孩子身边陪读,而不是盯着他写作业。慢慢的,孩子焦躁的心也平静了下来,写作业时不再焦虑了,成绩也越来越好了。多年过去了,娘俩一起把学习变成了一项有趣的事。伴随着儿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一系列学习、考试,原梦圆也没停下学习的脚步。这些年来,她先后考了会计师、中级按摩师,通过了成人大学在复旦大学读本科,现在她又通过了硕士研究生考试。同理:独做作业,不如众做作业;独学习,不如众学习。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,孩子年龄小,定力不强,容易被外界诱惑吸引。而有人陪着他一起看书、学习或者工作,相互督促,共同进步,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?「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天真、热爱自由的。可能有时他们会做一些成年人不喜欢不接受的事情。这时也许单一的制止,以一个严格的管理者形象出现,并不是个好选择。反而引导和鼓励,甚至加入他们,都会令他们更好地成长。」现在回想一下:孩子做作业的那个当下,我们家长正在做什么。玩手机?做家务?还是死死监督着孩子?亦或是吼孩子、打孩子、甚至气得把他关到门外?在孩子眼里:作业难,学习苦,但若父母陪我一起体验,这事也许没那么不愉快。教育孩子,不是看我们吼得多大声、用的方法有多狠,而是看孩子愿不愿意自发成长。聪明的父母不会督促孩子快快跑,而是与孩子肩并肩,甚至率先跑在他前面刺激他奔跑。愿我们的孩子,都能在父母陪伴下,潜心学习,努力奔跑!